淺談肥胖症
致命四重奏: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肪異常
由於醫學的進步,公共衛生的改善,國人壽命延長許多,而疾病的型態和工業化國家一樣,由急性病轉變為慢性病。根據衛生署的統計,民國四十年的十大死因前三名分別為腸胃炎、肺炎與肺結核,但是五十年後,十大死因分別為癌症、腦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肺炎、腎炎和腎症候群與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氣喘,其中癌症、腎病變、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慢性病都和肥胖有關,也因此肥胖愈來愈受到重視,專家甚至於將肥胖與糖尿病、高血壓、血脂肪異常合稱致命四重奏、新世界症候群或新陳代謝症候群。
肥胖是現代公共衛生的主要課題,不僅盛行率急速上升,而且年發生率也急速增加,在美國,成年人肥胖的比率,由1991年的12%增加到1999年的17.9%,其中,20歲以上的女性更高達25%。台灣肥胖的盛行率也急速增加。因此,衛生署在國內積極推行減重計劃,陸續在各教學醫院與社區推動減重班的成立,以降低國人肥胖的比率。
◎肥胖的分類肥胖根據發病的原因,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大類。 1.原發性肥胖: 臨床上除了肥胖外,並無明顯的病因造成肥胖,主要是和遺傳、食過量、 運動不足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2.續發性肥胖: 臨床上有明顯病因造成肥胖,例如: (1)甲狀腺機能低下造成黏液性水腫。 (2)腦下垂體腫瘤及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造成肥胖。 (3)腎上腺皮質腺瘤分泌過多的荷爾蒙造成肥胖,臨床上稱為庫欣氏症候群。 (4)先天性性器官發育不全引起肥胖,其原因為染色體異常所致。 (5)其他:例如腦下丘病變,多囊性卵巢或胰島細胞瘤皆可能造成肥胖。通常肥胖族到門診就醫,首先要確定沒有其他病因造成肥胖,然後才能診斷是否原發性肥胖,才不會延誤病情。
◎為什麼會發生原發性肥胖?原發性肥胖病因雖然不是很清楚,但是和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研究顯示父母親都肥胖,其子女發生肥胖機率為80﹪;若父母親中有一位肥胖,則機率為40﹪;至於父母親體重正常,其子女發生肥胖機率小於10﹪。此外,同卵雙胞胎即使生長環境不同, 體重亦較異卵雙胞胎相似。 (2)飲食:飲食過量尤其是攝取太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容易造成肥胖。 (3)運動不足: 不僅能量消耗減少,而且胰島素阻抗增加,導致肌肉組織對於葡萄糖利用減少,脂肪容易堆積在腹部與臀部造成肥胖。 (4)社經地位 : 研究顯示美國黑人肥胖的比例較美國白人高。在已開發國家,社經地位越高,肥胖的比例越低。在未開發國家,社經地位越低,肥胖的比例越低。原因可能是教育水準高者,比較會留意飲食和花錢健身,而不同的飲食生活方式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肥胖的標準是什麼?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採用的肥胖標準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它是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正常人的身體質量指數在18.5-24.9之間,當指數在25-29.9之間,屬於超重。30-34.9稱為肥胖1級,35-39.9稱為肥胖2級, 40以上稱為肥胖3級。 18.5以下屬於過輕。
研究顯示亞洲人身體質量指數在23-24.9時,發生糖尿病、高血壓的機率相當於歐美人身體質量指數在25-29.9時,因此建議亞太地區的正常人標準為18.5-22.9,超重為23-24.9,肥胖為25以上。至於我國衛生署的正常人標準是19.8-24.2,超重為24.3-26.3,肥胖為26.4以上。
◎理想體重怎麼算? 理想體重計算方法很多,目前衛生署採用下列方法:男(身高-80)×0.7公斤,女(身高-70)×0.6公斤。理想體重固然簡單易算,但是對於骨骼較重,肌肉發達的人來說,就容易誤判為肥胖。此外,年紀愈大,活動量減少,則肌肉減少,脂肪增加,所以,理想體重也無法顯示體內組成的改變。有些專家是直接測量皮下脂肪,例如測定肚臍周圍3至4公分部位的皮下脂肪厚度,超過3公分以上就異常。更精準的方法是,測量肩胛骨下和上臂三頭肌部位的皮下脂肪。近年來,新發展出的脂肪百分比測定儀,操作簡便,更易讓病患一目了然。
◎什麼是腰臀圍比? 研究專家常喜歡用腰臀圍比,因為它和糖尿病、心臟病的關聯性更大。腰圍是以肚臍為指標,繞肚子量一圈,臀圍則是以臀部向後最凸出的部位為指標繞一圈,再以腰圍除以臀圍所得到的比值。如果超過0.8以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增加。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腰圍的標準是男性94公分以下,女性80公分以下,如果超過標準,危險性也會增加。至於亞洲人的標準,在男女分為90及80公分以下。
◎二十一世紀最流行的慢性病:肥胖症肥胖是一種全世界都在流行的慢性病,根據統計,美國成年人有百分之五十九是屬於超重或肥胖,其中肥胖大約是佔了百分之二十五 ,黑人又比白人多。德國人由於喜歡喝啤酒,結果肥胖人口佔了50%。
南太平洋群島的薩摩亞島(Samoa)和諾魯島(Naura),由於生活西化的影響,島上70%成年人是屬於胖胖族,因此,澳洲著名的流行病學教授Zimmet引用密爾頓的名言「失去的天堂」來形容這些島,或是「可樂文化」(colanization),代表西方文化引進後的併發症,此外,由於科技的進步,兒童花在看電視、打電動玩具的時間越來越多,運動時間減少,導致超重的比率也急速增加,應此也有人稱為「任天堂文化」(Nintendonization)。
在亞洲方面,1995年韓國全國營養調查結果,肥胖雖只有1.5%,但是超重族群高達20.5%。日本在1990年至1994年的調查,有3%的人口屬於肥胖,至於男女超重的比例分別為24.3%及20.2%。大陸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男性為2%,女性為6%,但是,體重屬於超重的比率,在男女也分別高達14%與17%。
由於在相同範圍的身體質量指數,亞洲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高於歐美國家,而歐美國家又高於南太平洋島民,也就是說亞洲人較容易將脂肪堆積在腹部內臟周圍,而太平洋島民主要是塊頭大肌肉健壯,造成腰圍與身體質量之數偏高,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亞太國家身體質量指數的標準降低,而太平洋島民的標準提高。
◎蘋果型肥胖容易發生心臟病肥胖由外表可以分成蘋果型與梨子型兩種,蘋果型是指脂肪集中在肚子,造成腰圍特別大,也就是腹部內臟周圍的脂肪囤積多。臨床上,此類型肥胖者的體內胰島素、膽固醇、中性脂肪和壞的膽固醇偏高,而好的膽固醇則較低,因此比較容易併發心血管疾病,幸好,改變生活型態與適當治療後,減重效果明顯。至於梨子型肥胖的人,脂肪主要是集中在臀部與大腿,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比前者低,但是,減重效果不若前者明顯。
通常女性在停經後,體重逐漸增加,脂肪的囤積主要是集中在腹部,蘋果型肥胖也會增加,因此,停經後的婦女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較高。
◎肥胖對身體有何危害? (1)死亡率增加:肥胖族群的死亡率是隨著體重上升而增加。研究報告顯示,體重超出正常10%以上的人,每增加一磅時,壽命就少了29天,因此,胖胖族也是短命族。
(2) 慢性病罹患率增加:每增加10%的體重,收縮壓就上升6.5mmHg,膽固醇上升2mg%,血糖上升0.4mg%,因此,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 肥胖族體內胰島素較高,會經由促進腎臟對鈉離子的吸收,同時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血壓上升。研究顯示BMI>25的肥胖族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為一般人的兩倍。肥胖族血液中的膽固醇、中性脂肪和壞的膽固醇較高,而好的膽固醇則較低,同時高血胰島素會影響血管的舒張與心跳,加上血壓較高,因此罹患冠心病的危險性也增加為兩倍。由於體內脂肪多,分解為游離脂肪酸,轉而製造許多葡萄糖,加上週邊組織對於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因此容易罹患糖尿病。根據美國護士健康調查研究顯示:女性BMI大於25、30和35時,糖尿病的危險性分別增加為5、28 和93倍,肥胖男性得到糖尿病的危險性增加幅度較小,但是BMI大於35時,危險性也高達42。肥胖者發生痛風的機率也偏高。
(3) 癌症罹患率增加:國人十大死因首位的癌症,也容易發生在肥胖者身上,包括乳癌、大腸癌、子宮癌、攝護腺癌等。
(4) 呼吸系統疾病增加:肥胖族的腹部脂肪多,迫使橫隔膜上升,再加上胸部脂肪也多,會壓縮肺部空氣流通,造成換氧不全。另外,也容易發生夜間睡眠呼吸停止現象。
(5) 消化系統疾病增加:肥胖族由於血液中膽固醇高,肝臟製造的膽汁所含的膽固醇也高,經由膽囊、膽道,由消化道排出,因此消化系統疾病增加,包括肝硬化、脂肪肝與膽結石的機率偏高。此外,肥胖族容易發生盲腸炎。
(6) 開刀危險性高:肥胖族開刀時,由於換氧不全,心臟功能較差,腹部脂肪多,腹部壓力高,縫合難度高,危險性也較一般人高。
(7) 關節炎罹患率高:由於體重過重,支撐身體的膝關節與脊椎最容易發生關節炎。
(8) 內分泌失調:肥胖者體內胰島素較高,由於胰島素會影響膽固醇的代謝,而膽固醇是製造性荷爾蒙的原料,因此,女性肥胖者容易出現月經失調、荷爾蒙分泌異常、不孕症等現象。
◎脂肪人的身體有250-300億個脂肪細胞,大部份是位於體內兩大油庫--皮下脂肪與腹部內臟外層,攝取食物後多餘的能量就是由這些細胞負責貯存,當細胞脹大後,便會分裂成更多的脂肪細胞來貯存能量。
人的一生中,有兩個時期脂肪會大量分裂,造成細胞數目增加,就是從一歲嬰兒到孩童期,另一時期為青春期。至於中年發福,主要是脂肪細胞撐大而已,因此,小時候肥胖的小孩,長大了成為胖胖族的機會大。
有位專家估計,75﹪全球人口中在一生中會出現超重,其中1/3是在20歲前就會發生,另外,2/3是在20歲以後發生。因此,可以將全部人口分成下列四大族群:(一)永不超重(二)超重前期(三)臨床超重前期(四)臨床超重期。
以下說明人的一生當中,影響肥胖發生的關鍵時期:
1).母親懷孕期:根據美國霹馬印地安人以及太平洋諾魯島(分別是全世界糖尿病盛行率第一位與第二位)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母親懷孕同時罹患糖尿病時,子女不僅出生時體重較重,青春期(14歲)的體重也比較重,而16歲時得到葡萄糖耐量異常的比率為40﹪,20歲前得到糖尿病的機率為100%。可見有些人在母親的子宮受孕開始,就存在未來發生肥胖的危險性。因此,預防肥胖最早的階段是做好產前檢查,如發現孕婦血糖高時就要積極的控制。另外,由老鼠的實驗發現,在懷孕的最後六天,供給的熱量減為一半,生下的小鼠體重雖然較輕,但是四個月後體重就和正常鼠一樣,不同的是體內脂肪較多,葡萄糖耐量試驗異常,已經有糖尿病早期的胰島素阻抗現象,因此,孕婦在懷孕末期一定要重視營養。
2).1歲至3歲: 小孩剛出生時,如果屬於體重較輕、發育較小或頭圍較小時,未來長大時,出現腹部囤積脂肪的危險性較高。小孩生下後的第一年,通常體重會增加3倍,而腹部脂肪會增加2倍。研究發現,小孩生下後的第一年,如果營養不夠,長大成年時,不僅體內胰島素較高,而且中性脂肪較高,好的膽固醇則較低,已經出現糖尿病早期特點,因此,一歲小孩必須給予足夠營養。根據德國對9357位5至6歲孩童的橫斷研究顯示,所有餵母奶的小孩中發生肥胖的比率是2.8﹪,而餵奶粉的小孩發生肥胖的比率是4.5﹪。因此就預防肥胖的觀點,應該鼓勵餵母奶。另外,研究發現1至3歲時超重的小孩,若父母都是超重時,長大成為超重的危險性是80%,若父母只有一位是超重時,未來超重的危險性是40%,若父母都未超重時,未來超重的危險性小於10%。
3).3歲至10歲:此一時期的體重和未來長大成年時的體重有關聯性,而此一年齡層超重的小孩,未來超重的危險性是其他小孩的2倍。至於3至10歲超重的小孩,若父母至少有一位是超重時,長大成年時有75﹪會成為超重,若父母都未超重,則超重的小孩,長大成年時只有25﹪會成為超重,可見白白胖胖的可愛寶寶未必將來是福氣,而有些家長認為,小孩在國中時養胖些,等到高中考大學聯考時,才有本錢衝刺,更是錯誤的想法。而針對此一年齡層超重的小孩,進行減重計劃是有其必要性。
4).青春期:此時期的體重和未來長大成年時的體重關聯性最強。超重的青少年若父母至少有一位是超重時,長大成年會超重的機率是70﹪至80﹪;若父母不肥胖,機率也高達60﹪。也就是說父母遺傳因素的影響已經發生,未來影響已不大。因此針對3至10歲超重的小孩,進行減重計劃是有其必要性。
5).婦女生產:美國一項5年追蹤研究顯示生產後的婦女,平均體重增加9公斤,而對照組只增加5公斤,顯示婦女生產後容易增加體重,尤其是本來就肥胖的婦女風險更高。此外,生越多小孩,腰臀圍比值越高,難怪有人說:「生一個小孩,腰圍粗一寸。」至於婦女產後變胖原因,主要和生活形態改變有關,例如忙著帶小孩導致缺少運動,再加上產後進補,體重更容易增加,因此,預防之道仍然是改變進補觀念,攝取均衡飲食,多做運動。
6).避孕婦女:有些婦女服用口服避孕藥會發生體重增加的現象,幸好目前已經有低劑量的避孕藥上市,研究顯示,服用口服避孕藥婦女體重只增加0.5公斤,主要是脂肪囤積,並非水分。
7).更年期:美國的研究報告指出,更年期婦女若是沒有經常做運動,飲食控制,則經過4年半後平均增加2.4公斤,脂肪主要囤積在腹部。至於使用女性荷爾蒙治療的婦女,雖然體重不會改變,但是體脂肪的分佈會改變,主要囤積在臀部與大腿,而不是在腹部,因此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低。
8).成年男性:男性在邁向中年的歷程中,體重會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逐漸增加,一直到60歲,體重才逐漸穩定,過了65歲以後,體重會逐漸減輕
留言列表